抓住技术突破口,山东正泰电缆创新下出“先手棋”
当前,“创新我闪耀”第三届正泰“三金”创新评选活动的号角吹响在正泰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场评精品案例、推创新成果、树优秀人才的盛会。
前不久,在评选中有一份来自山东正泰电缆有限公司及正泰国际欧洲区提报的案例——《SZ绞型地埋电缆新产品出口项目》,生动诠释了如何突破产品技术创新的瓶颈;面对严峻挑战,研发团队又是如何从中探寻创新发展的“应变之策”。
今天说的故事主角是“SZ绞地埋电缆”,这种电缆产品的结构屏蔽层为特殊SZ型工艺结构,先来看看相较于传统电缆,它究竟有何不同:
● 更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 更能减少设备投入
● 更好地节省原材料和能源
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助力正泰国际一举拿下高达1.2亿元框架订单。截至目前,该产品已经申请了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项,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但是它的研发成功,却不仅仅体现在这几个专利上。
故事还要从2021年6月份说起……
▼
One 创新缘起
随着正泰国际业务的逆势发展,各种挑战层出不穷。由于世界各国对产品规格标准不一,传统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难以提高产品效率,更难以满足国际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唯有颠覆传统、另辟蹊径,重新配置价值体系,改变技术路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通过研发专利等不断获取创新能力,从而促进自身长足发展。
2021年6月,正泰国际欧洲区在参与塞浦路斯国家电力局低压电缆系列产品投标时,客户要求产品必须是“SZ绞”模式(国内规格是螺旋绞模式),于是便向山东正泰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公司”)进行技术咨询。
作为目前济南市唯一一家可提供500kV及以下电缆、附件及其敷设、安装成套服务的电缆企业,山东公司立足济南,打造华北运营总部;依托港口,打造电缆出口基地,一直致力于国际业务技术开拓,在国外客户中拥有良好的质量口碑。
自从接到技术咨询伊始,山东公司便明白,这将是一场颠覆性的创新突击战。由于新工艺国内无参考借鉴案例、研发难度大、研发任务紧急,研发团队也曾一度想要放弃……
Two 技术攻关
山东正泰电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但集团内部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宽’环境,给了戴连奇、徐能德等研发人员敢试敢闯的勇气和动力。”山东公司负责人胡寒立表示。
戴连奇、徐能德、李成、李丰、时磬、王立梅、陶瑞祥、江亚朔、张宜丰、刘世杰等项目小组成员,不分昼夜汇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在反复争辩中确定了研发思路。最后他们决定从细节着手,逐一突破,每次SZ绞产品的研发工作有了微末的技术突破,都成为他们后续攻坚克难的强韧动力。
“历时50多天,通过设备技改、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工艺优化等多方面的攻坚,我们终于打破技术瓶颈,新产品取得客户认可,实现批量投产”。
Three 成果投运
山东正泰电缆有限公司全景
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解决、一次次地优化,在获得客户认可后,终于在2021年11月,正泰国际欧洲区中得1.2亿元塞浦路斯国家电力局的SZ绞地埋电缆合同;2022年11月,塞浦路斯国家电力局又追加了1580万元的订单。截至目前,项目已验收发货141盘,并陆续交付订单近5300万元。通过项目的开展,为后续进行更大、更多的合作提供了有效助力!
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今年11月17日,山东公司迎来“疫”外之喜——自主研发的SZ绞型地埋电缆新产品被行业认证为“国内首创”!据了解,此次产品的成功研发不仅锻炼了公司的技术开发团队,更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50天、1.2亿元、4项专利
这组数字代表了
突破、实践乃至颠覆
数字的背后
承载着一批人的奋斗和坚守!
说到此次成就
来看看奋斗者们怎么回答:
山东公司负责人
我认为,这次技术攻关取得成功的关键有四点:一是因为山东公司的定位是建成高端线缆出口基地,在国外有良好的质量口碑;二是因为正泰拥有完备的产销研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三是因为集团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宽”环境;四是因为研发团队敢于颠覆的勇气和永不言弃的恒心。我们与正泰国际相互协作,成功拿下了亿元级国际订单。
项目研发小组组长
我印象深刻的是,研发项目组成立之初,技术难题难以突破的挫败时常出现,各种任务完成节点的逼近也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面对这种高强度的压力,团队成员并没有失去信心,始终坚持去做,克服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
国际业务处销售
我们都是第一时间把客户各个方面的需求传达到相关方,然后技术端、生产端迅速做出反应。
技术中心经理
好多方案在一步步实施推进中,不断推翻、尝试、摸索并重新整理思路,我们将遇到的问题分阶段攻克完成,直至最后取得成功。
其实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正泰一直在积极探索,此次创新发展在山东公司的落地实践,鼓舞人心的同时,向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方向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