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缆故障点测寻方法和现场应用实例
电力电缆故障诊断处理的一般步骤
电力电缆
(1)查看故障电缆的基本情况。提供完善的电缆资料,包括长度、路径走向、接头位置、电缆出厂资料等; 资料的齐全,使故障测试也就事半功倍。
(2)判断故障电缆的性质。对电缆故障性质的分析是选择测试方法的唯一依据。测试绝缘电阻等数据判断电缆是接地、断线、短路等故障,是单相、两相、三相故障,是低阻、高阻还是泄漏性或闪络性故障等。盲目进行测寻,不但不能测出故障,而且会延误探测故障时间,甚至导致测试仪的损坏。
(3)故障点粗测。根据统计,现在的电缆故障70%以上为高阻故障。用脉冲故障测试仪可以测出电缆全长,并依据相关资料、电缆走向及以上所说方法对故障电缆进行粗测。
(4)故障点精测。采用精确定位法对电缆故障进行精确定位,定位后在该电缆故障点附近进行挖掘工作,找到电缆真实故障点,然后进行修复。
(5)误差分析。由于电缆的运行环境复杂,且可能存在电缆对接头较多、运行时间较长等特点,一次定位可能存在误差,要注意是否有假信号的窜入,因此,可能需多次定位才能测出故障点。总结测试中的误差,有利提高以后的测试水平和速度。
现场应用实例
击穿故障例图
故障电缆型号: YJV22-10kV-3*300mm²,运行电压:10kV。电缆敷设方式采用部分直埋,部分电缆沟敷设; 电缆全长2700m,投运时间超过10a。故障电缆绝缘电阻:A相对地为380Ω,B相对地为0Ω,C相对地为0Ω。故障电缆测寻预定位采用冲闪法,其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1中L1=1140 m。
用声测法精确定位: 冲击电压 20 kV,波速度2 μs。巡视电缆路径,在 1070 m 左右用声测听筒听到明显的放电声。撬开电缆盖板后发现电缆对接头炸开,有明显的放电点。将故障对接头锯开,对电缆两边进行绝缘电阻测量,测得电缆后半段绝缘电阻,A 相对地为 5 MΩ,B 相对地为 6 kΩ,C 相对地为 3 kΩ。对电缆后半段进行耐压试验,加压至 16 kV 时,电缆被击穿。对电缆后半段继续采用冲闪法,对电缆施加20 kV直流电压,经过多次定位后,选择如图2所示的波形作为预定位,L2 = 330 m。然后用声测法精确定位,在 300 m 左右的位置听到放电声,开挖后,在 297 m 处找到故障点。
总 结
电力电缆故障点的测寻是根据不同的电缆故障性质和电缆的运行环境,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目前探测设备的预定位技术在脉冲法及闪络法方面比较成熟。